杜玉波:三箭齐发 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总体指导和有效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普通高校增加49所,西部地区新增92所。以部省合建的新机制新模式,重点支持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所高校建设。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累计支持173所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余项,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
但是客观地讲,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相比,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比,无论是从办学经费投入、高水平大学分布来看,还是从教师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看,中西部高等教育仍存在明显差距,我们应当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奋力突破。
近日,围绕“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这一重要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
杜玉波告诉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建设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坚持战略思维,强化系统意识,调动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杜玉波有针对性地指出,当前,最关键的是要“三箭齐发”:
第一“箭”,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党和国家的支持政策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既要以“国之大者”的胸怀,谋深谋远谋实,把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又要解放思想,提升站位,从紧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圈子”,提升到服务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大格局”上来。
杜玉波说,一要从国家层面积极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加快完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完善教育部、地方政府、合建高校、对口合作高校四方联动的部省合建机制,发挥部省合建高校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集中力量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支持西部高校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以强有力的举措将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要推动高校集群发展,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龙头作用和区域高校集群的溢出效应,带动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四要建实专业集群,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引导中西部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第二“箭”,要精准施策、输造结合,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要在“精准”上对接需求,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既要火眼金睛发现真问题,又要精准靶向展现新作为。要将高等教育振兴成效转化为区域经济的支撑能力,走出一条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具有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杜玉波说,近两年来,国家出台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系列文件,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政策供给、制度供给,加大优质资源倾斜力度,精准扶持,不能搞大水漫灌。二是要输造结合,不断增强中西部高校自主发展能力,培育中西部高等教育造血基因,探索特色发展模式。三是要敢闯敢创,破除“等靠要”思维模式,不能因环境条件而束手束脚、规避改革。四是要聚焦区域发展急需,推动中西部地区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鼓励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第三“箭”,要多方协同、凝聚合力,全面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齐心协力奏出以政府为主导,东中西高等教育联动发展,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交响乐”。
杜玉波说,扎实推进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需要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任务分工,凝聚发展合力。一是要适度打破省域界限,主动对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区域分别布局建设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二是要加大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经费投入,抓住教育新基建契机,政、产、学、研多方发力,构建多方协同的高等教育新生态,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能。三是要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和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东中西部高校全国性对口支援对接平台,精准实施对口支援。四是要坚持西部高等教育向西看的战略布局,将地缘政治优势扩展到教育开放的多元格局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等加大教育合作交流力度,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属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模式和教育开放新格局。
来源:人民权力报,2022年6月21日第03版